電影和戲名一樣,無聲。其實很怕看對白很少的電影,通常對白很少,感情的戲份就更多,更突顯,很怕自己會受不了。也因為對白很少,所以要很專心的看,因為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景像都可能是故事的關鍵。幸好有美麗的風景和悠美的配樂,完全沒有沉悶的感覺,只是略為灰了一點。
無意間在圖書館看到這部片子,回到家才上網略查了背景。導演洪榮傑也很年輕,1977年次的。處女作可以拍得這麼棒,要給掌聲鼓勵鼓勵。
1小時40分的電影,我覺得時間剛好。從冰天雪地的瑞士,到步伐緊湊的香港,再回到憂鬱的瑞士,最後來到北京,電影用不規律的跳越時空手法,說著男主角的故事…對,只有男主角的故事,因為沒有女主角,這是一部異國戀的同志電影。
北京的Ricky和瑞士的Pascal在香港相遇相愛,卻無法相守…雖然電影主角是同志,但是電影所要表達的,也不只是同志之間的愛,而是在愛的國度裡,何時要清醒,何時學會放手。就像導演的手記中所說,一個人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真正意識到並且接受心愛之人離開的事實呢?
瑞士,看到盧森的火車站,讓我想起了一年前來到瑞士這個優美但生活水平很高的城市,我們也曾經在那火車站走了好幾回,因此多了一份的親切感。
香港,很多年前去過一次,香港人的生活步伐真的很快,但是電影中傾向復古懷舊式的茶樓,還有中下低的生活形式,感覺很不一樣。
北京,還沒去過。
電影中談到華人對於「頭七」的傳說,人死了之後的第七天,會化作動物回來看心愛的人,最後的道別,就要前往投胎的路。這也就是所謂的放手,不管在生或已逝者,都要學會放下那一份依戀,其實這沒有東西方的區別,也是越界文化與國界的。
參考資料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