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小小的兩人房宿舍裡 (其實大部份時間都在圖書館)。 |
上課就要做筆記,其實做得最勤的就是我們這些國際學生,只乎每一句話都摘錄下來,過後才分析那一部分重要,那一些句子不完整,那一段漏掉,往往向美國學生請教時,他們都不太知道我們問的是那一部份,直接向講師請教的話,則會把他給嚇死,因為我們會連他講的笑話也寫在筆記本上。
基本上在美國上課也不算太吃力,除了語文障礙之外,不會面對太大的問題。然而國際學生為了省錢省時間,一般都會拿比較多的學分,平均每個學期二十個學分以上。只要會分配時間,有技巧性的學習,考試時都會「科科難過科科過」,取得平均B等以上的成績絕對不是神話。
![]() |
和大馬同學攝於教室大樓前。 |
洗完澡之後,整個人才從夢中醒來,背起書包往食堂走去。由於住在宿舍,所以一日三餐都是「包吃」的,一個學期千多元貴得離譜,不吃白不吃,犧牲那半個小時睡眠時間,為的就是不浪費二老的錢。鬼老早餐都蠻豐富的,可是卻常年一樣,如果不介意的話,倒可以像我一樣吃得白白胖胖,但是大部份的人都選擇逃避。早餐的飲料有牛奶、果汁、熱可可、熱茶和咖啡,至於食物則主要是土司、煎蛋卷、培根、營養谷類食品、各式水果等。特別想念大馬的椰漿飯、炒米粉、雲吞麵、印度煎餅等,想著想著又到上課時間了。
聰明而精打細算的我,把所有的上課時間編排到午、晚餐之外,所以可以擁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一頓頓的美食,也因為這樣,繼續讓我吃得白白胖胖。雖然每日午、晚餐的菜單不同,但是總得來說還不過是那幾樣,兩三個禮拜就輪回來了。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外是煎炸烘食品,加上猛喝汽水,不發胖才是假的。
由於大學離最靠近的小市鎮也要五、六英哩,所以沒有車子是不可能「逃走」的,想要吃別的食物就得搭別人的順風車,換換口味吃吃美國式的中國餐。這些中餐都是針對美國人的口味,比較受歡迎的是公保雞丁、甜酸雞、芝麻雞、蒙古牛肉等,總比食堂的西餐來得好吃。偶爾要嚐試日本餐、墨西哥餐的話,則必須花約四十五分鐘的車程「出城」。
-----
此文於2002年發表於南洋商報「家喻賦曉」教育專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